商会论坛
“急”乃发展之“疾”
太着急,让整个社会呈现出“速度型”特征,并导致大量规则的失灵失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顽疾。只有回归到发展的初衷,遵循发展的基本逻辑,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
日前,笔者赴欧洲采访,适逢国内经济数据发布。对三季度7.8%的中国GDP增速,英法等国政经界及主流媒体大多予以积极评价,认为全球经济萧条,中国有如此增速实属不易。反观国内,一些专家、媒体却难言满意。稍乐观者,认为经济反弹“马马虎虎”。对此,一位法国世界500强企业高层对笔者说,“你们对速度太过着迷,太过心急了。”
所谓“旁观者清”,这个提醒值得我们反思!
这些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从政府到企业、从专家到民众,都对经济发展抱有极大的热情与干劲,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犹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若司机只会加油、加油、再加油,不会换挡、不会避让、不会拐弯,终将驶入危险的深渊。
太着急,已深刻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整个社会呈现出“速度型”特征,并导致大量规则的失灵失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顽疾。比如,几乎每任官员都急迫地希望交出“漂亮答卷”,几乎每个城市都急切地想要展现自己的繁华与现代。由于追求速度被置于首位,导致经济增长效益不高,甚至城市也千城一面……城市最终沦为一个舞台,所有的宏图壮志都迅速转化为幢幢高楼大厦,至于遗留的问题、欠下的债务,都交由后人解决。凡此种种,已引发不少现实矛盾,招致社会不满。
表现在企业方面,则是大量企业主和管理者无视经济周期、轻视市场规则、藐视市场风险。许多企业眼中只看得见利润、看不见风险,近年来习惯于上规模、铺摊子,在发展道路上埋下不少隐患。更有甚者,部分企业醉心于投机取巧、赚取“快钱”,一度对10%以下的利润增长不感兴趣。做服装的搞房地产、开商场的放高利贷,哪个行业来钱快就往哪里钻。最终,在经济增速换挡、周期转换之时,风险彻底暴露,这类企业遭遇资金链断裂等困难也就成为必然。
心急求快,甚至已深深植根于普通民众生活之中。比如,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所谓的人生起跑线上,幼儿园的孩子就被送进奥数班,小学生上课外补习班。再比如,人们不愿排队,过马路不看信号灯,人不让车、车不避人,陌生人之间言语不和便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社会戾气上升,公共空间的交往规则受到挑战。
我们常说,中国经济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用上百年取得的成绩。这无疑是一项辉煌的功绩。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自有其逻辑与机理,速度过快、发展过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浮躁情绪,这不利于决策者、管理者和整个社会静下心来,反省梳理。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已具备适度放慢增速、更加追求发展质量的坚实基础。根据澳新银行的测算,即便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降至7%,同时保持3%的通胀水平,使用2013年的名义GDP作为基数,中国2012年至2015年将每年新增1.1万亿美元的财富,这几乎相当于一个印尼的经济总量。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速降一点,既不会影响国内人民的福祉,也不会减弱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经济已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平衡和增长质量,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都应学会沉下身心、放慢脚步,回归到发展的初衷,遵循发展的基本逻辑,才能有效治愈面临的发展之“疾”,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