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活动专栏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
■新华社记者霍小光赵超安蓓35年前,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
从那时起,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每届的三中全会上,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宏观战略的重大决策。
也正因此,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时代脚步疾速前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幕即将开启。
35年,弹指一挥间,8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
35年,栉风沐雨,一路高歌奋进,改革开放,成为中华大地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冲破樊篱伟大转折
“这速度真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35岁的卢丽今年国庆节去泰山旅游,坐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只用一个多小时就从北京到了山东。
卢丽并不知道,在她出生的1978年,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
那时的中国,慢的远不只是火车的时速。刚刚结束十年浩劫的中国,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贫困人口高达2.5亿,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一个沉重的问号摆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向何处去?危机的深处是转机。
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这次历时36天的会议原本准备讨论经济工作,最终开成了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的会议。
12月13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国内的困局,外部竞争的压力,促使我们必须要改革开放,要寻找一条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
1978年12月18日,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唤醒了古老的中国,推开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大门———发祥于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等地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两天半建起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蛇口工业区喊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北京前门二分钱的大碗茶……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到个人,一股股强大的改革气旋喷涌而出。
成功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正因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30多年来中外媒体提及最多的历史事件之一。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要对束缚生产力解放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84年10月,一份系统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交到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上。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体现了党对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新认识。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杨光说。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载入宪法、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8年9月,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经济环境经济秩序进行治理整顿。
改革开放头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期,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番,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成功地让中国跨越了温饱,开始向着实现小康的目标迈进。
标定方位重大突破
“下海”,词典里的一个释义是: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
改革开放之初,贫穷让中国人燃起对富裕的渴望。许多人放弃党政机关的“铁饭碗”、“金饭碗”,“扑通一声”投身商海。
作为早期下海者,北京数银英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深有体会地说:“说小了是个人对生活的重新定位,往大说,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纠结冲撞。”个人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巨变。
“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这个羁绊中国改革的历史性难题,1992年的春天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在事关中国道路向何处去的又一重大历史关头,为全党指引了方向。
改革开放酝酿着重大突破。
同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针对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问题,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
从“计划”与“市场”互斥不容,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年的 艰辛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终于找准了自己的方位。
坚冰又一次被打破。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
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由此开启。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开。出台公司法、实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基础。
非公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渐次推进,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开始形成……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为抓住并用好新世纪头一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饱解决的中国,仅用了不到十年就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向着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不到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越。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不到2.7万亿元,猛增到2000年的8.9万亿元,人均达到7858元,提前实现“翻两番”的预期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商品市场中的市场调节比重不断加大,社会商品零售环节、农产品收购环节和生产资料出厂环节,市场调节比重分别高达95.8%、92.5%和87.4%……不仅是数字的跳跃,还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国,不可逆转地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
“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新境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
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2001年11月10日,随着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宣布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是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可。
开放的时序由不确定变为确定,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 “中国号列车”带着发展的喜悦与成长的烦恼驶入新世纪———经济增速保持高位,自主创新却明显不足;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渐拉大;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管理则缺乏经验……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1000美元大关,“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相互交织。
大转折就是大机遇。
“纵观全局,21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共产党人冷静观察、深邃思考、总揽全局,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科学判断。
一面是机遇,一面是挑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的课题再次摆到了全党面前。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映照出十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呈现的新进展,遇到的新问题;这是改革目标的又一次部署,这是改革之路的再一次出发。
此后的十年,科学发展旗帜下的中国改革,看似静水深流,实则动人心魄:———“发展计划”变为“发展规划”,“又快又好”变成“又好又快”,“人均”取代“总量”,“质量”重于“数量”,改革发展思路发生根本转变;———教育改革大胆突围,医疗改革破冰前行,社会保障愈发完善,以人为本的民生本色成为改革主旋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修订完善法律法规,着力启动司法改革,追求公平正义让改革更具底气;———始终心系农村发展,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后,时隔十年,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通过有关农村改革的决定,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石。
十年改革发展,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到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
十年改革发展,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十年改革发展,从城镇居民广泛获得社会保障到广大农民种田不再交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共产党用理论与实践反复昭示: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走向复兴
再过几天,中国共产党又将迎来一次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此时,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整整35年。
35年接力奋斗,35年硕果累累。
数字是明证:142倍———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 52万亿元;187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71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4565元;5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7917元……深化改革已成共识,推进改革挑战重重。
深水区、攻坚期、硬骨头,一连串的改革难题无法回避。
在胡鞍钢看来,“改革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改革是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当改革进入深水区,这一点尤为明显。”回顾过往,审视未来,“中国道路”领航者清醒自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今天,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7年,距离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只有30多年。曾经的愿景已经变为紧迫任务。
时不我待,使命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动员令,表达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举行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已释放出强烈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一轮改革要抓住关键环节或突破口,使新体制、新机制能够尽快并有效运转,进而把发展潜力持续不断地发掘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
11月2日,在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国际社会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党领导亿万人民将开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出发,把光荣与梦想镌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